奥斯特,自 1993
全球制造业复苏受多重因素“卡住”(2)
疫情持续反复是当前全球制造业复苏放缓的主要因素。 特别是Delta变异毒株疫情对东南亚国家的影响仍在持续,给这些国家的制造业复苏带来困难。 有分析指出,东南亚一些国家是全球重要的原材料供应和制造加工基地。 从越南的纺织业,到马来西亚的芯片,再到泰国的汽车厂,它们在全球制造业供应链中占有重要地位。 国内持续受疫情困扰,生产无法有效恢复,势必对全球制造业供应链造成严重负面影响。 例如,马来西亚的芯片供应不足,迫使全球许多汽车制造商和电子产品制造商的生产线关闭。
与东南亚相比,欧美制造业复苏略好,但增长动能停滞,超宽松政策的副作用更加明显。 欧洲方面,德国、法国、英国8月制造业PMI环比均出现下滑。 美国制造业虽然短期内相对平稳,但仍明显低于二季度平均水平,复苏势头也在放缓。 有分析指出,欧美超宽松政策持续推高通胀预期,物价上涨正在从生产部门传导至消费部门。 欧美货币当局一再强调“通货膨胀只是暂时现象”。但由于欧美疫情严重反弹,通胀可能需要比预期更长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