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斯特,自 1993
全球製造業復甦受多重因素“卡住”(3)
全球海運價格飛漲的因素不容忽視。 今年以來,國際航運業瓶頸問題突出,運價持續飆升。 截至9月12日,中國/東南亞—北美西海岸、中國/東南亞—北美東海岸海運價格已突破20000美元/FEU(40英尺標準箱)。 由於全球80%以上的貨物貿易通過海運,海運價格飆升不僅對全球供應鏈造成衝擊,也推高了全球通脹預期。 漲價甚至讓國際航運業變得謹慎起來。 當地時間9月9日,全球第三大集裝箱運輸公司達飛輪船突然宣布凍結運輸貨物的現貨市場價格,其他航運巨頭也紛紛宣布跟進。 有分析指出,受疫情影響,歐美產業鏈處於半停擺狀態,歐美超寬鬆的刺激政策大大增加了歐洲對消費品和工業品的需求而美國,成為推高全球海運價格的主要因素。
總體而言,疫情仍是全球製造業面臨的最大復蘇難題。 同時也要看到,正是中國堅持嚴控疫情,不僅確保了全球率先復工復產,也成為世界上為數不多的疫情防控國家之一。製造能力和訂單履行保證。 對於一個希望盡快擺脫疫情、恢復經濟的世界來說,是否有必要藉鑑中國成功的防疫經驗?